臺北基督學院 | 全台唯一基督教博雅教育 面談入學 注重品格養成 雙語校園 全住宿型書院

臺北基督學院是一間以「英文、音樂、傳播」三大主修,培育學子品格與才藝兼備的學校,更是全台唯一的基督教博雅教育,免試以面談入學,更是注重品格養成,雙語校園培養跨文化涵養,全住宿型書院實踐全人教育理念。現在開放預約式參觀校園,讓大家一探這間有著美麗景觀的學校。

臺北基督學院 開放預約參觀

臺北基督學院位於新北淡水自強路上,除了是全台唯一以基督為名的大學院校之外,更是全台唯一的基督教博雅教育。基督書院創立於民國48年,由美國傳教士賈嘉美博士為第一任院長開始招生授課。 全住宿型的書院,首次開放參觀,讓基督宗教團體社團或想要幫即將升大學的家人,可以到校了解各種細節,只要兩週前提出申請,並填寫Google表單即可。

臺北基督學院 交通資訊

  • <捷運+步行>乘坐淡水線捷運至 『 竹圍 』 捷運站, 1 號出口過天橋沿著民族路步行約 15 分鐘。
  • <捷運+計程車>乘坐淡水線捷運至 『 忠義 』 捷運站下車, 1 號出口有排隊計程車列,約 5 分鐘即可 到達,車資約 100 元。
  • < 捷運+公車 小 23>『關渡 』 捷運站 1 號出口 ,搭車至台北基督學院,約 8 分鐘即可到達。大南汽車小23 發車班次約 30 50 分鐘一班。

臺北基督學院 配置圖

臺北基督學院比起一般大學算是小了些,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內包含了禮拜堂、行政大樓、賈嘉美紀念館、體育館、餐廳、莫麗思樓、路得樓、智慧樓、天蘭樓、運動場、育才樓以及籃球場。

113學年度基督教博雅學系學士班招生簡章 【報名截止日:113年6月22日】

走入校園後,綠意盎然的樹蔭,光線從樹縫中流洩下來,微風輕撫過發出沙沙的聲響,令人心情好平靜。

這運動場是少見的紅土操場,每年的運動會邀請輔仁大學體育系的師生來當裁判,讓賽事更完整。

穿過一大片綠地,便是行政大樓及教室,見到年輕學子穿梭其中,感受到青春洋溢的氣息。

以創辦人賈嘉美博士為名設立了紀念館。

校史室裡放上了賈嘉美博士及師母的照片,還有許多優秀宣教士的照片,並有先總統 蔣經國致贈給賈嘉美牧師的匾額。

為了更了解學校的歷史沿革,我們先來聽取相關校史簡報。

臺北基督學院創辦人 賈嘉美牧師

賈嘉美博士於民前14 年出生於美國宣教士家庭,自幼隨雙親至中國淮陰縣清江浦宣教,因此能用流暢中文朗讀聖經與分享聖經真理,講道大有能力 。民國 10 年偕同新婚妻子 Louise Garrett Graham 搭船抵華,展開中國的教育事工;民國 16 年適逢中國軍閥與戰亂,在美國政府的催促下離華;然賈博士心繫中國,於民國 18 年再度返回中國。民國 25 年返美休假其間,竟遇中國戰火綿延,使他的中國行耽擱了 15 年之久 。葛理翰牧師( Rev. Billy Graham )是賈博士決定來台灣宣教的關鍵人物,在葛牧師的鼓勵下展開他在台灣的宣教事工。賈博士抵台初期,見當時臺灣青年學子失學者眾且無基督教大學,有了「興學」的意念,於是積極到美國各地教會傳遞台灣青年的需要 。 民國 46 年向英商怡和公司購得座落於淡水鎮埔頂約二公頃的土地,開始興學,創立仿效美國基督教大學的基督教文理學院,並到各地教會傳遞基督教高等教育的理念。民國 48 年在美國加州申請設立「美國加州美國基督教効力會」作為在台灣推廣基督教教育事工的據點。於民國55 年春季奉內政部核准設立「美國基督教効力會基督書院」,簡稱「基督書院」,以「敬畏耶和華為智慧的開端」為校訓。

臺北基督學院 歷史沿革與發展

許多老台北人應該都有聽說過<基督書院>,於2012年由教育部立案正名為臺北基督學院。1999年加入CCCU-美國基督教大學院校聯會,是取得國際認證的學校。

這天帶我們參觀臺北基督學院的是國際暨公共事務室的彭多林主任。臺北基督學院於2012年5月立案,2013年7月,取得美國紐約大學音樂演奏哲學博士的他,接掌音樂主修主任。

何謂博雅教育?

博雅教育(Liberal Arts )的起源可追溯至古希臘時代,當時自由的公民才有機會接受博雅教育「七藝」的薰陶,而七藝包含: 文法(Grammar)、修辭 (Rhetoric)、辯證 ( Dialectical)、算術 ( Arithmetic)、幾何 ( Geometry)、天文 ( Astronomy)、及音樂 (Music) 。臺北基督學院以美國惠頓學院(Wheaton College )作為辦學的參考指標,強調「學術表現乃是結合基督教品格及屬性,以培育優秀人才」,臺北基督學院亦以此為參考標的與課程設計。

臺北基督學院是全國唯一的基督教博雅教育

臺北基督學院是一所奠基於美國「基督教博雅教育」立案的學校,根據聖經真理,培育博學多聞、溫文儒雅的年輕人。
8C-8 大教學目標:「 基督徒品格、憐憫關懷、思辨評析、溝通協調、團隊合作、創新創造、專業技
能、服務貢獻 」之特質。核心選修、核心選修、多元課程,學術領域涵蓋聖經、語文、人文藝術類、社會科學類、科學數學類等面向之核心選修。

基督教博雅學系的核心課程,有英文主修傳播主修音樂主修,更可以跨主修。

臺北基督學院 願景圖

臺北基督學院是一所專為華人所設立的、卓越基督教博雅教育學院,其核心價值:

  • 委身教導聖經的學校
  • 以福音轉化生命的學校
  • 充滿愛的國際大家庭
  • 提供多元優質的學術課程
  • 擁有優質設備的校園環境

臺北基督學院校園的自然環境優美,可以遙望關渡大橋及淡水河。校內擁有許多特殊植物及果樹,我們就在校園裡發現結實累累的芒果樹。行政大樓旁一旁的櫻花樹,相信春天是一片美麗的景色。

這個台灣扁柏長得超美,是一片自然的網美牆。

30年前因著校園綠美化計畫,將原來毀損的高大喬木替換成果樹,改變了學院的四季景緻,更顯生機盎然。這批來自阿里山移株的樹苗,在校方精心地培育下,等待了近10年才開花結果。

上圖取自官網。

臺北基督學院於五月舉辦「梅樹培育傳承活動」,緬懷賈嘉美牧師投身基督教高等教育、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教育理念與精神。

將部分樹苗栽置於盆栽中,讓大家可以帶回去照顧,同時提醒師生莫忘初衷。

到了結果季節,教職員及同學相邀採果,做脆梅、泡梅子酒幾乎成了全校運動,之後彼此分享成品,餽贈親朋好友,一起分享喜悅。

接著我們就來到培育梅子樹重要人物的圖書館長潘怡娟所掌管的圖書館。

因為是基督教學校,因此有許多宣教士的相關傳記。

第一次見到這麼厚且這麼大的聖經,據知這是牧師使用的。

這一區是超過百年的書,好珍貴喔!

臺北基督學院因應雙語教學,圖書館大部份都是外文書籍。

接下來我們來到的是臺北基督學院天蘭樓,目前為傳播主修的辦公室以及女生宿舍。

傳播主修負責老師,日前剛完成今年傳播主修十四位學生的畢業展。

這些畢業生的攝影作品,真的很有水準。

這一組「淡水河的黃昏」是來自臺北基督學院「大齡專案」的首位畢業生,這位60歲的王燕莉,在她身上看見不設限的人生,繼續進修學習的精神,成為同學們的典範。

音樂主修的學生也有畢業的成果發表會,這張海報也太吸引人了!

而我們竟然捕獲到吉他王子本人,美國與台灣原住民的血統,令他的五官非常地立體,是指導老師彭多林博士的得意門生。

師生互動佳關係密切

貫徹小班教學、師生比例低,互動密切,老師對學生的關懷,如同家人;除課業輔導外,亦包含學生的日常生活、宗教信仰、感情問題、人際關係、品格塑造等 。

接著我們來到女生宿舍參觀。

全國首創的書院住宿型學校

•發展「住宿式書院 」, 實踐全人教育理念
•透過群體生活,學習同儕相處
•塑造品格
•培養領導能力
•教導真理,傳揚福音
•創意思考與團隊合作,提升口語表達技巧

這間空宿舍房間的窗景可以直接看見淡水河的出海口,是不是很讚!

天蘭樓的頂樓就是臺北基督學院的秘境之一,可眺望關渡橋與淡水河景。來到頂樓的洗衣房,趁著洗衣的空暇,還能有美景可看,真的好愜意!

接著我們來到有著紅磚牆的莫麗思樓,很有異國風情。

臺北基督學院的莫麗思樓原本是女生宿舍,目前已成為了校友會館。

經由全新改裝,即將成為校友回校的住宿之處,讓大家回憶自己的大學生活。

全新的宿舍,煥然一新。

再來這裡就是餐廳了!校內餐廳自辦伙食,提供價格合理 、食材新鮮及來源安全的三餐,學生代表進入膳食管理委員會,師生共同經營餐廳伙食 。

每天都會提供一個主食,然後選副菜,講究營養均衡讓學生都能吃飽。

餐廳不只一樓,往上走還有能舉辦迎新之類的大型場域。

最棒的就是還能享受關渡大橋及淡水河景。

吃飽飯後,來體育場動一動吧!

入口處有一整面櫥窗放置著輝煌的獎杯記錄。

木質地板的的體育場館,學生們隨時都可以進出活動筋骨,強健體魄。

這是最令人期待的禮拜堂了!對於一個基督學院來說,這個禮拜堂相對重要。

醒目的十字架及經典的彩繪玻璃,都在吸引著大家進去一探究竟。

臺北基督學院的Chapel堂,中間完全沒有架設任何柱子,只靠周圍一圈的柱子來支撐屋頂,講究的建築工藝令整個禮拜堂顯得相當寬敞,沒有任何阻礙。

Chapel堂的正中央天花板還有一個「聚聲孔」,當我們站在正下方的時候,說話的時候可以感受到回聲特別明顯,當聲波進到上方凹槽的時候,聲音就會在裡面重覆反射造成回聲效果,在這下面演講甚至不需要麥克風,就能將聲音傳達得很遠。

禮拜堂的牆上,以中英文寫著『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這是校訓,它代表了臺北基督學院存在的目的與精神,即是為台灣以及海外青年提供基督教博雅教育。

創辦人賈嘉美牧師與師母墓園,奉獻一生在宗教,離開家鄉遠渡重洋來到異鄉致力於教育上,真的很令人敬佩!

弘道遺愛一倫敦小婦人

艾偉德宣教士葬在學校的墓園中,因為生前常來基督書院講道,基督書院捐贈這處園地,是表示對艾偉德的敬愛。

艾偉德(Gladys Aylward 1902-1970,人稱「倫敦的小麻雀」。

1929年經中國内地會婦女會人具的介绍,獲得中國內地會傳教士甄選委員會的接納 ,得以進入「女傳教士訓練所」,接受前往中國的宣教訓練。1936年,帶著一百名孤兒長途跋涉翻山越嶺、逃離陽城,前往西安。1949年搭船隻身來臺,1957年在北投成立孤兒院。基督書院院長賈嘉美博士,以她為熱心傳福音的宣教士,因此多次邀請她前來基督書院向師生們講道。辭世時,賈院長也參與治喪事宜,先蒋中正總统提頒輓聯弘道遺愛,最後安葬於關渡基督書院。

這天我們在校園中巧遇這位紅衣女士,她是宣教士白女士。

雙語校園、跨文化涵養

透過全體學生與外籍宣教士一起住校的生活模式,與外籍老師朝夕相處,學生的英語能力是在生活中自然而然累積的 。

台灣的學習環境即便有雙語的課程設計,但大部份仍然需要靠補習或進修,才能有辦法跟外國人流利溝通,但在臺北基督學院,在入學時英文不好的同學,從學校畢業時,將能自信地與外國人對談,且聽說讀寫的能力將明顯進步 。

為什麼學生要選擇臺北基督學院

1.塑造品格
2.生命改變
3.靈命成長
4.學術精進
5.生涯銜接

這次來參訪臺北基督學院,感受到校方注重學生品格的養成;發展「住宿式書院 」, 實踐全人教育理念;雙語校園的環境,發展跨文化涵養,是間很適合基督教學子入學的學校。創校63年,道地美式博雅教育,可說是在台的美國大學,全方面培育英文、 傳播、音樂領域優秀青年。

臺北基督學院 基本資訊

地址:新北市淡水區自強路51號

電話:02-2809-7661

官網:https://www.cct.edu.tw/index.html

FB粉絲專頁:臺北基督學院 

招生辦公室電郵:[email protected]

113學年度基督教博雅學系學士班招生簡章 【報名截止日:113年6月22日】

預約制參訪

(最遲於預定參訪兩週前提出申請 |填寫Google表單)
聯絡人:臺北基督學院國際暨公共事務室彭主任
電話:02-2809-7661轉2222
電郵:[email protected]
參訪時程、天數及內容依訪客需求客製化安排,本校會依參訪內容、目的、人數等加以評估,並保留最終審核結果。


上 / 下一篇文章

臉書留言

一般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